新聞資訊
中外專家匯集上海 聚焦“中國腦計劃”
發布日期:2017-05-14
我國已將腦科學研究列為“事關我國未來發展的重大科技項目”之一,具有中國特色的“中國腦計劃”正在醞釀中。專家建議中國腦計劃從認識腦、保護腦和模擬腦三個方向展開研究,建立基礎研究型技術平臺和臨床研究型技術平臺,逐步形成“一體兩翼”研究格局,這是記者從3月15日在上海閉幕的以 “腦信息與人工智能”為主題的東方科技論壇上獲得信息。來自國內外高校、研究機構和產業的60多位**專家學者與會。
所謂認識腦,就是要進一步認識若干腦主要功能的工作原理及機制;保護腦就是闡明若干腦重大疾病的致病機理,并發現其早期診斷指標,研發腦重大疾病的早期干預和后期治療與康復的新醫療技術,預防和治療腦疾病和腦損傷;模擬腦就是開發類腦計算機和人工智能系統,如研發腦活動調控技術和類神經元的記憶儲存器和類腦計算機等。所謂“一體兩翼”,就是以腦認知原理基礎研究帶動腦重大疾病研究和類腦人工智能研究“兩翼”。與會專家、中科院院士、復旦大學腦科學研究院教授楊雄里說,我國必須加強以腦科學為基礎的人工智能研究。他還強調,認識腦的奧秘是對人類的挑戰,腦科學的發展對腦疾病的防治、信息和智能產業的發展有著巨大的推動作用。
據2013年中國疾病控制中心報告,我國腦相關疾病導致的死亡人數占死亡總數的25%以上。未來,我國腦疾病負擔可能達到每年上萬億元。隨著生活環境改善和醫療水平提高,85歲以上的人群越來越多,而我國85歲以上老年人有50%患有老年癡呆。啟動中國腦計劃、防治腦疾病、保護腦健康是國家重大需求。
復旦大學腦科學研究院院長馬蘭教授透露,復旦大學牽頭聯合上海交通大學、同濟大學、浙江大學等10多所高校及研究所建立了“腦科學協同創新中心”,積極推動中國腦科學及轉化應用研究的協同創新,有力推進和參與未來中國腦計劃的實施。